产品展示
产品规格表
品名面积(平米)用  途
直径3米蒙古包7.2又名“鸳鸯包”,适用于2-4人食宿。
直径3.5米蒙古包10适用于4-6人食宿。
直径4.2米蒙古包13.8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8人食宿。
直径4.6米蒙古包16.5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8-10人食宿。
直径5米蒙古包19.63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10-12人食宿。
直径6米蒙古包29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15-20人食宿。
直径6.8米蒙古包38适用于小型团体接待,能容纳30人食宿。
直径8米蒙古包58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40人食宿。
直径9米蒙古包66.3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50人食宿。
直径10米蒙古包78.5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50—60人食宿。
直径12米蒙古包113.11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60-70人食宿。
直径15米蒙古包176.63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100-120人食宿,可设小舞台
直径20米蒙古包314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300人食宿,可设小舞台
新闻动态
News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新闻动态

年底游泉港小坝 住蒙古包烤全羊

发布时间:2014-07-29 浏览次数:2495次 字体大小【 】 关闭

  本报讯 (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庄子瑜 文/图)泉港区涂岭镇山林深处的小坝村,2013年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定为“全国蒙古族特色村寨”,该村蒙古族村民占全省蒙古族总人口数的90%以上。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泉港区、涂岭镇大刀阔斧,完善小坝村基础设施,发展生态休闲旅游。记者日前走访发现,该村特色村寨各项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中,成效初显。
  在村口,一座富有蒙古族特色的门楼巍然矗立,村路沿途的路灯是马头琴造型,多个尖顶圆形的蒙古包正在进行内装修。短短几个月时间,地处深山的小坝村已充满了蒙古族风情。“我们村以出姓群众为主,世代居住在这里。”小坝村党支部书记出东玉说。为重拾蒙古族民俗文化、礼仪,该村致力打造特色村寨,今年启动了道路拓宽、门楼建设、文化壁画绘制等5个工程。
  泉港区涂岭镇企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吕伟成介绍,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因小坝村相关建设项目审批拖延,有群众反映村庄的“特色村寨建设成效不明显”。为此, 涂岭镇政府一方面加快项目的报批进度,一方面由吕伟成挂钩该村,有序推进项目建设。目前,已投入资金对村主干道延伸至燕山寺景点的道路进行拓宽改造,路基宽度达到8米。从涂岭镇区进入小坝村的主干道路两侧,采用景观提升的方法,种植了三角梅、炮串花、夹竹桃等,近万株的花卉可四季交替盛开。矗立村口的蒙古特色门楼主体已经建成,6个固定式圆形蒙古包也已雏形渐显,正在进行内装修,年底可建好。展示出氏群众迁徙繁衍的壁画,已选址村主干道一拐弯处,目前山边坡已完成砌筑和刷白,画家不日将驻村创作。
  “预计在年底,游人就能感受到小坝浓厚的蒙古族风情,住蒙古包、烤全羊,观看本土的跑马了!”吕伟成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