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产品规格表
品名面积(平米)用  途
直径3米蒙古包7.2又名“鸳鸯包”,适用于2-4人食宿。
直径3.5米蒙古包10适用于4-6人食宿。
直径4.2米蒙古包13.8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8人食宿。
直径4.6米蒙古包16.5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8-10人食宿。
直径5米蒙古包19.63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10-12人食宿。
直径6米蒙古包29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15-20人食宿。
直径6.8米蒙古包38适用于小型团体接待,能容纳30人食宿。
直径8米蒙古包58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40人食宿。
直径9米蒙古包66.3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50人食宿。
直径10米蒙古包78.5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50—60人食宿。
直径12米蒙古包113.11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60-70人食宿。
直径15米蒙古包176.63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100-120人食宿,可设小舞台
直径20米蒙古包314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300人食宿,可设小舞台
新闻动态
News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新闻动态

天穹似的蒙古包

发布时间:2016-04-27 浏览次数:1357次 字体大小【 】 关闭

  在牧业社会里,牧人的生活方式以牧养牲畜为准则。里有水草,那里能牧养更多的牲畜,那里就是他们的家。而历史上有“行国”之称,在“行国”里,其衣食住行别具特色——“弯庐为室兮毡为墙,以肉为食兮酪为浆”。

  如果说,广袤的草原像广袤的天宇,那么乳白色的蒙古包就像闪亮的星星,它点缀在绿缎般的草原上,给古老静谧的草原平添了勃勃生机。

天穹似的蒙古包

  蒙古包是由乌乃、哈那、毡墙和门组成的。天窗,蒙古语称陶恼,位于蒙古包顶中央。天窗的毡顶于夜间压盖,白昼视冷热情况揭开。毡顶四周都有扣绳,可依方向而调整,风雪来时包顶不积雪,大雨冲刷包顶也不存水。毡顶用粗毛绳做边,里边用粗毛绳轧云型图案。乌乃是蒙古包顶组成部分。把长2米左右的乌乃杆插进天窗的窟窿里,其数量与哈那围成圆壁后上端交叉处的叉口数量相等,然后用马鬃绳和驼毛绳串起来,同陶恼形成一个整体。哈那即蒙古包的伞形骨架,它是由交叉形式组合成做墙壁用的结构片,多用柳条编制,像伞架一样舒卷自如。在哈那外边盖上羊毛毡加以封闭.蒙古包的门一律开向东开,这样可以躲避西北风。古代的游牧民族都有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传统。《五代史·四夷附录》云:“契丹好鬼而贵日,其大会聚视国事,皆以东向为尊。”《周书·突厥传》云:“可汗恒处于都斤山,’牙帐东开,盖敬日之所出也。”此俗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共有。

  蒙古包的历史发展是比较漫长的,大家如果想继续了解蒙古包的话,可直接关注恒江蒙古了解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