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产品规格表
品名面积(平米)用  途
直径3米蒙古包7.2又名“鸳鸯包”,适用于2-4人食宿。
直径3.5米蒙古包10适用于4-6人食宿。
直径4.2米蒙古包13.8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8人食宿。
直径4.6米蒙古包16.5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8-10人食宿。
直径5米蒙古包19.63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10-12人食宿。
直径6米蒙古包29适用于旅游景点,经济型,造价低,能容纳15-20人食宿。
直径6.8米蒙古包38适用于小型团体接待,能容纳30人食宿。
直径8米蒙古包58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40人食宿。
直径9米蒙古包66.3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50人食宿。
直径10米蒙古包78.5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50—60人食宿。
直径12米蒙古包113.11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60-70人食宿。
直径15米蒙古包176.63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100-120人食宿,可设小舞台
直径20米蒙古包314适用于团体接待,能容纳300人食宿,可设小舞台
新闻动态
News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新闻动态

草原上的蒙古牧民之家

发布时间:2016-05-09 浏览次数:1519次 字体大小【 】 关闭

  生活在草原上牧民,主要居住在蒙古包,但是家庭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蒙古包;家庭,是人类自形成起就产生的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。男女赖此而结合,后代赖此而延续,亲属赖此而确立,分工赖此而产生,社会组织赖此而莫定基础。默多克曾说:“家庭是一种社会集团,以共同的住处、经济合作和繁殖后代为其特征。它包括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——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由社会认可的性关系,以及这一对男女亲生或收继的儿女。”不同的时代、不同民族家庭的形成是各不相同的。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,牧人家庭具备自己的特征。

蒙古包-牧民之家

  内蒙古牧区的每个家庭,都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,畜牧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增加牧畜,而家畜增多,就要扩大牧场,对牲畜分群照管,因此,住在一个蒙古包里。年长的儿子必须另立育帐。每个家庭都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牧民住房的称呼,包满语即“家”、“屋”之意,蒙语叫“蒙高勒格勒”。在蒙语中“包”和“家”是同义语。

  蒙古族的家庭,一般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.儿子成家后,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,共同过游牧生活。兄弟都是结婚后分家另居。另有一种家庭有三代人,上至祖父,下至孙子,但家庭中权利在父亲即户主手里,辈分高者只为家长。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,蒙古族的家庭大多是由核心家庭组成的。当然,也有多偶婚家庭的存在,贵族之家就存在这种现象。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罗维所指出的:“不论婚姻关系是长期的或是临时的;不论婚姻形式是一夫多妻、一妻多夫或简单的同居;不论家庭成员的复杂情况如何;有一个现象是普遍突出地存在的,那就是丈夫、妻子及其未成年的子女组成的团体,总是能与家庭其他的成员区别开来。”性的功能、经济的功能、繁殖后代的功能及教育后代的功能正是在核心家庭中进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