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在蒙古草原的人们由于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游牧生活的需要,千百年来,蒙古包的建筑形态几乎从未发生过任何重大改变。也正因如此,蒙古包制作技工艺一脉相传,留存至今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,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区的牧人又根据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际生活的需要,断完善蒙古包的功能,提升建筑制作的技巧。于是时至今日,各种技艺终于日臻成熟,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
蒙古包是由木架结构体系,毛毡体系和绳索体系三部分组成的。因而,它的制作技艺主要涉及这三方面内容。由于制作木架和毛毡的工艺比较复杂,主要介绍这两部分内容。至于绳索的加工,方法比较简单,前而也已介绍过,这里就不再}1复。笔者有强烈的感受,那就是蒙古族的妇女真的能顶半边天。经过仔细琢磨不难发现,古今中外,凡是和建筑沾点边的行业,从来都是男人的工作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。首先,建筑行业里粗活儿累活儿多,妇女的体格没有男人强壮,大多无法胜任。其次,受封建礼教的束缚,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。在有些地方,不要说外出干话,女人就算到建筑工地走一圈也会被看成是犯忌讳的事。但是在蒙古族,情况却不一样:加工蒙古包时,除了木架之外,其他东西都是由妇女制作的;搭建、拆卸蒙古包时,妇女也是重要的劳动力;即使在倒场搬迁的时候,最前而赶车领路的还是女人。由此可见,蒙古人对妇女的地位是何等的尊重。
蒙古包看似简单,但其制作工艺却极其复杂,并且在搭建蒙古包是还要注意很多地方,里面有更多的忌讳。因此蒙古包文化是值得大家去研究探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