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能没听说过侗族的鼓楼、黎族的船屋,但是提到蒙古包,那绝对是妇孺皆知的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蒙古包就是草原文化的一个象征,是草原勇士用粗犷的创作手法,营造出的最精致的建筑。
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,蒙古包是一种有着圆形平面和育隆形顶子的帐篷。的确,这就是蒙古包最经典的形象。但事实上.蒙古包的种类和形制要比这来得更加丰富多样。从功能上划分:蒙古包可以分成车载式和固定式两大类。

本篇文章写作目的是记录蒙古包建造艺术并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。为了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,我想先从蒙古包的物质形态写起。有人可能会问,“既然是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.又写那么多物质层面的内容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”事实上并非如此,虽然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,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可以通过纯粹的非物质形态得以保存(如口头文学等),但另一部分本质上属于实践的遗产,却需要通过“附着”在一定的物质上才能得以呈现。也正因如此,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又补充了“有关的工具、实物、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”这部分内容。有专家指出.“所谓的工具、实物、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,本身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,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技艺、表演的展现、传承必须通过这些工具、实物、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来辅助完成,所以,从这个意义上讲,即使这些物品具有物质性,但并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。”